一、总则
1.系级组织是学院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基层组织,加强系级组织建设,对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系主任全面负责系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等工作;
3.搞好系内分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及管理中的作用。
二、教学计划及运行管理
1.负责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编制、修订及报审,保证各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2.负责各课程(含相关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的编写组织、审批、执行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到教学中来;
3.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落实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教学任课(指导)教师、编制相关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授课计划);
4.搞好课堂教学管理,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方法研究、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定期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确保教学计划的内容按时完成。对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
三、教学质量管理
1.负责所属各专业各班级日常教学管理(日常检查、抽查、调课、听课、突发教学事件处理等),保持日常教学秩序的稳定;
2.认真落实学院组织的各项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竞赛等教学活动,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检查促落实、以评价促提高;
3.积极配合学院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虚心接受教学督导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整改。
四、师资队伍管理
1.负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学习的开展。对开设新课及新开课的教师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
2.负责系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及教师队伍建设。按培养与引进、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以课程为基础,以专业为核心,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努力培养一支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专业教师队伍;
3.加强三级荣誉教师队伍的业务管理和考核;
4.负责协助人事处对教师日常管理及业务考核、奖金(工资)发放、年度考核等工作。
五、教研、科研管理
1.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在全系内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地研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组织集体备课、示范讲课、说课,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研讨及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负责院级教研、科研课题的课题组织、申报及批准立项后的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工作;
3.积极组织教师参与院外教、科研课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六、专业及课程建设管理
1.做好系属专业发展规划,按学院统一部署做好新专业申报调查论证工作及申报材料的编写工作;
2.负责落实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管理,真正体现专业建设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在学院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3.做好院级重点专业、优质课程的申报及建设工作,并积极配合学院做好申报上一级重点专业、优质课程的前期工作;
4.积极开展试题库建设,形成学院骨干课程试题库,逐步实现教考分离;
5.积极开展教材(教学资料)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己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教材。
七、实训教学管理
1.积极参与学院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划及建设工作;
2.做好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外实习的组织及管理工作,特别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切实加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3.负责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及管理工作。
八、学生管理
1.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日常管理、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等工作;
2.负责学生学籍成绩管理(包括成绩收集、登记、报送教务处、成绩单寄送等);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九、档案管理
1.建立完备的档案管理体系;
2.负责教学、教师、教研、科研、成绩、学生、学籍等相关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工作。
十、其它工作
1.积极接受学院及有关部门的检查与指导;
2.做好部门内务工作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3.认真完成学院交办的其它工作。